描写惊蛰的诗句

2024年04月19日 陈校长 阅读(3)

惊蛰,,是仲春时节的开始。伴随着阵阵春雷,三月里的小雨就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山谷里的小溪满了,江河的水涨了,气温慢慢回升,万物苏醒,,天地焕然一新,人们也抖擞精神,小编整理了关于惊蛰,的古诗,来看一下!

关于惊蛰,的古诗

「诗词鉴赏」春雷响万物长,在古诗词里听春雷

春雷始鸣,万物生长!还没到惊蛰的时候,春雷就在夜晚响了起来,似乎在向世界证明着与这个春天有关的一切讯息。一起在古诗词中感受一下春雷的律动吧!

闻春雷

唐-司空曙

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

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余。

春居杂兴

宋-王禹偁

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篱落起蛇虫。

无端蚯蚓争头角,触破莓苔气似虹。

春日杂题

宋-李龏

碧荠抽条土力松,春雷犹自蛰黄龙。

上清道士归寻药,一笛吹云入弁峰。

赐茶

宋-黄庭坚

外家新赐苍龙璧,北焙风烟天上来。

明日蓬山破寒月,先甘和梦听春雷。

田家四时

宋-梅尧臣

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题春雷出蛰图

明-王世贞

一夜春雷发,群蛰自相语。

神龙岂不劳,人间要霖雨。

凌空势方起

明-王汝玉

春雷初响蛰龙惊,猛势凌空夭矫横。

几度山窗亲见处,露华如水月华明。

春雷

清-彭孙贻

殷雷生积雨,隐隐发遥岑。

气变蛟龙候,人占天地心。

中宵起群动,百卉滞轻阴。

惟有新栽竹,孙枝茁北林。

西江月-春雷

清-陆求可

半夜雷车惊蛰,初春雨脚穿江。

梅花应已满山香。急驾兰桡画桨。

一带青山如沐,半湾绿水停航。

白云渺渺雪茫茫。明月天连纸帐。

春日感事

近现代-吴妍因

夜来风雨震春雷,欹壁危楼势欲摧。

红杏满园新笋茁,草虫启户一徘徊。

诗词丨今日惊蛰:春雷一声响,万物齐生长

惊蛰二月节

元稹〔唐代〕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今天是2021年3月5日,辛丑年正月廿二,惊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如果说立春宣告了春天的到来,雨水让花草树木苏醒过来,那么惊蛰的阵阵春雷则把依然迷迷糊糊的虫鱼们也唤醒过来。

春雷一声响,万物齐生长。今天,就让我们在惊蛰诗词中,感受春天的脉动。

观田家

韦应物〔唐代〕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一场绵绵的春雨使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把百虫唤醒过来。种田的农家从今天开始就忙碌了起来,年轻力壮的农夫们都去了田野耕地,场院也被改成菜地。太阳落山之后,农夫们从田中归来,又牵上牛犊到西边的山涧去喝水。对于他们来说,一场贵如油的春雨就令他们喜出望外了。

秦楼月·浮云集

范成大〔宋代〕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天上的云朵聚集在一起,雷声隐隐,惊蛰初现。鹁鸟与鸠鸟怒鸣,刚刚新绿的杨柳在风中四处飘荡,屋子里香炉的烟四处逃逸。立在画楼下向外望去,只见屋檐下飞回的燕子浑身湿漉漉的,墙角的杏花落了一地。

惊蛰日雷

仇远〔元代〕

坤宫半夜一声雷,

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

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

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

守株不动任春回。

半夜春雷乍响,田野开阔,风呼啸而过吹灭了屋里的蜡烛,闪电照亮了天空,噼里啪啦的急雨打在窗上。第二天早晨起来,空气清新,春花已然盛放。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张元干〔宋代〕

老去何堪节物催,

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

蚯蚓虾蟆也出来。

岁月流转,节物相催,惊蛰的夜里突然春雷奔来,一声大震下,龙和蛇都飞了起来,蚯蚓、河虾和蛤蟆也都从泥土里钻了出来。惊蛰,一片生机勃勃。

春晴泛舟

陆游〔宋代〕

儿童莫笑是陈人,

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

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

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

笑谈终觉愧清真。

春日晴天,泛舟湖上,突然雷声动、风声响,突然天旋地转,全然变成了另一幅模样。春江暴涨,波光粼粼的泛着红色的光芒,岸边袅袅婷婷的柳枝也在空中狂舞起来——原来今天正是万物乍惊的惊蛰时节。

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舒岳祥〔宋代〕

松声夜半如倾瀑,

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

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

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

一窗新绿待啼鹃。

夜半时分,松柏在风中发出如倾盆瀑布般的沙沙响声,坐在西斋一夜未眠。一声惊雷唤醒了万物,春雨潇潇,落梅满地。送别了客人回到家中,掩了书卷抬头向外望去,一窗新绿,杜鹃啼鸣。

今日惊蛰,万象更新。愿世间所有美好和春天里的第一声春雷一同醒来,愿春天里的第一场雷阵雨过后,万物欣欣向荣,余生皆是坦途。

隐藏在古诗词里的惊蛰,春雷乍动,万物更新

果爸小启:

惊蛰(jīngzhé),古称“启蛰”∶栊淳莸氖洌后因汉武帝父亲名中带“启”,为避其名讳,汉武帝便将“启蛰”改为“惊蛰”。

惊蛰节气标志着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在农耕时代,春耕由此拉开序幕,农人开始了一年的辛苦劳作。

与此同时,文人墨客们也没有闲着,他们用手中的生花妙笔,记录下这个节气的美好或者并不是那么美好的瞬间。

元稹: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鳩。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与白居易并称“元白”的元稹,本是唐朝边塞诗扛大旗者。

但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风流才子,元稹写诗自然是不止一把刷子,他的作品呈现多元化。

在元稹的笔下,既有一往无前的“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也有一往情深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而《咏廿四节诗》,则让我们看到了岑参多才多艺的另一面。其中《惊蛰二月节》,叙述的是唐朝时惊蛰节气的气候与农事,十分生动形象。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惊蛰节气,阳光普照,大地回暖,让人神清气爽。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鳩。”其大意是桃花盛开,如同蜀锦一样美丽,天空中盘旋的老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可爱的布谷鸟。

古人云惊蛰之三候为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一候桃始华,“桃”即桃花。惊蛰节气,在气候逐渐温暖、空气湿润度增加的环境中,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桃花也开始盛开,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桃令以作,粲然而花华”。

二候仓庚鸣,仓庚即黄鹂鸟,《章龟经》里曾解释道,“仓”有清净、干净的意思,“庚”则意为万物更新,黄鹂鸟感受到春天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美妙,所以开始啼叫,杜甫有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

三候鹰化为鸠,鸠即斑鸠,也就是布谷鸟。在春光里,斑鸠开始求偶,而鹰则躲起来繁育后代,古人看不到鹰却看到一群斑鸠在打情骂俏,他们便认为斑鸠是由鹰变来的。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惊蛰节气,农人误农事一时,作物误农人一季。农人得抓紧时间播种备耕了。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阐述的是春耕的盛况,阐明的是“春种秋收”道理。没有春的耕种,何来秋的收获。

小小诗歌,大大道理。读诗,不仅能够感受美,还能够明晓事理,这也是杜甫所言“润物细无声”吧。

赵蕃: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闻蛙(宋)赵蕃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桃花江民谚云:“麻公叫,肩锄头;麻公哭,浸种谷;麻公喊,扯夹板。”湖南桃江话中所说的麻公,就是青蛙,蛙鸣与农事息息相关。

读过桃花江关于青蛙与农事关系的谚语,回头再来看赵蕃的《闻蛙》,惊蛰过后,青蛙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演绎传说中的蛙鸣。

大概意思是:惊蛰已经过去好多天了,刚刚听到蛙鸣。如果喜欢清风明月,不用问做官的,诗人分明是羡慕青蛙的自由。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侨居江西玉山。赵蕃是南宋中期学者、诗人,诗宗北宋大文豪黄庭坚,因而其是江西诗派的生力军。

“仁者长寿。”一首短短的五言绝句《闻蛙》,写出了赵蕃的仁者之心,也展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境界。

赵蕃享年87岁,在人均寿命不过30来岁的古代,堪称老寿星。

无独有偶,清倪瑞璿也写过一首《闻蛙》。

闻蛙(清)倪瑞璿

草绿清池水面宽,终朝阁阁叫平安。

无人能脱征徭累,只有青蛙不属官。

倪瑞璿这首诗七言绝句《闻蛙》,虽然没有提及惊蛰,但诗的涵义与赵蕃的《闻蛙》并无二致,可以说是交相辉映。

张元干: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宋)张元幹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张元幹,号芦川居士,南宋初年著名词人。靖康年间为抗金名将李纲的属官,随着李纲被罢职,张元幹也遭贬斥。

此诗写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张元幹当时已64岁,乃一白发老翁,弃官回乡也已20多年了。

该诗表面上是写诗人元宵前夜看灯的所见所闻,实际上却包涵深刻哲理,寄寓无限感慨。

这一年的正月十五恰逢惊蛰,春雷不失时机地在这华灯齐放的夜晚轰鸣起来,促使蛰伏冬眠的各种动物都从沉睡中苏醒,大到龙蛇,小至蚯蚓虾蟆,都乘着春暖花开之际开始活动。

诗人所说的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中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世间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果爸思诗: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的《春日》,应该是描写惊蛰最唯美的诗句。

惊蛰节气,世间万物美则美矣,然而品读古诗词里的惊蛰,更多的应该是启迪反省,响鼓重锤,勇往直前,锐意进取。

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和早晨,都能给人以希望。春天里的惊蛰,更是一个朝气蓬勃、厚积薄发的节点。

惊蛰节气,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在枝头已十分。无论是新农村的“作家”——作田家,还是各行各业的打工人,以及前途似锦的莘莘学子,都要珍惜每一个花开花落的春天,把握每一个潮起潮落的早晨。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鲁匠网
欢迎访问鲁匠网,您可以在这里查找一切有关职业技术学校及教育学习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提问,每日分享教育领域行业文章。
  • 文章138588
  • 评论2
  • 浏览15781961
鲁匠网 ICP备案号:蜀ICP备2022021241号-5